期刊
  出版年
  关键词
结果中检索 Open Search
Please wait a minute...
选择: 显示/隐藏图片
1. GQZ - Z1 型称重式蒸渗计的研制及标定
党选发,杨兴国,张旭东,孔令旺,李晓峰,杨启国
干旱气象    DOI: 10. 11755/j. issn. 1006 -7639(2013) -04 -0835
2. 珠穆朗玛峰北坡冰川表面不同季节气象特征分析
杨兴国, 群 觉, 刘宏谊, 王遂缠
J4    2008, 26 (4): 16-21.  
摘要1420)      PDF(pc) (706KB)(1986)    收藏

在极端高海拔地区获取定点的气象观测资料对于研究山地冰川与气候变化的关系极为重要。2005年5月1日~7月22日(春末夏初)和2007年10月2日~2008年1月19日(秋冬)在珠峰地区海拔6 560 m的东绒布冰川积累区进行了包括气温、湿度、风向风速和气压在内的气象要素观测。对观测资料的分析表明,气温和湿度与附近较低海拔定日气象站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证明了在极端环境下获得的气象观测资料的合理性。春末夏初月平均气温从5月的- 11. 3 ℃上升到7月的- 3. 4℃,秋冬季月平均气温则从10月的- 11. 3 ℃下降到次年1月的- 19. 0 ℃。在春末夏初受印度季风影响,湿度呈持续增加趋势,月平均湿度混合比从5月的1. 4 g/ kg增加到7月的5. 4 g/kg;而在西风环流控制下的秋冬季湿度呈缓慢降低,月平均湿度混合比从10月的1. 4 g/kg降低到次年1月的0. 5/kg。春末夏初主要以阴天为主,秋冬季则是晴天占据主导地位。西风环流控制时东绒布冰川盛行西北风,风速较大,极端最大风速可达35 m / s。而受印度季风影响时东绒布冰川以南风为主,风速相对较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3. 西北4省(区)干旱遥感监测方法— — 以Erads软件为例
李星敏, 杨兴国, 王钊, 沙道兵, 邓凤东
J4    2008, 25 (1): 83-87.  
摘要1358)      PDF(pc) (249KB)(2008)    收藏

介绍了将DVBS系统接收处理得到的NOAA/AVHRR卫星遥感资料,转入Erads软件,在Erads软件中对图像进行校正、拼接,通过建模运算实现干旱遥感监测的方法和监测流程。利用该方法对2006年7月下旬西北4(省)区的地面旱情进行监测,结果表明利用该工作流程,选择合适的干旱遥感模型可以得到监测区域的旱情,旱情监测结果与地面20 cm土壤相对湿度监测的旱情结果较一致.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4. 西北4省(区)干旱遥感监测方法— — 以Erads软件为例
李星敏, 杨兴国, 王钊, 沙道兵, 邓凤东
J4    2007, 25 (1): 83-87.  
摘要1478)      PDF(pc) (249KB)(1879)    收藏

介绍了将DVBS系统接收处理得到的NOAA/AVHRR卫星遥感资料,转入Erads软件,在Erads软件中对图像进行校正、拼接,通过建模运算实现干旱遥感监测的方法和监测流程。利用该方法对2006年7月下旬西北4(省)区的地面旱情进行监测,结果表明利用该工作流程,选择合适的干旱遥感模型可以得到监测区域的旱情,旱情监测结果与地面20 cm土壤相对湿度监测的旱情结果较一致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5. 甘肃气象灾害与气候变化问题的初步研究
宋连春, 杨兴国, 韩永翔, 白虎志
J4    2006, 24 (2): 63-69.  
摘要1559)      PDF(pc) (211KB)(2660)    收藏

根据气象资料和社会经济资料,分析了甘肃省气象灾害特征及其对甘肃社会经济的影响,揭示了近50 a 年甘肃气候变化的客观事实,探讨了在气候变暖背景下甘肃自然生态系统的变化。针对甘肃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中的气象与生态问题,提出了适应对策。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6. 甘肃黄土高原帕尔默旱度模式的修订
杨小利, 刘庚山, 杨兴国, 王若升
J4    2005, 23 (2): 8-12.  
摘要1206)      PDF(pc) (278KB)(2415)    收藏

干旱是甘肃黄上高原雨养农业区最主要的气象灾害,干旱的发生包含许多复杂过程和条件,因而研究一个考虑因子较为全面的干旱指标较为困难。木文在美国帕尔默旱度模式和中国修正的帕尔默旱度模式的基础上,根据本区特点,从建模资料站点、可能蒸散计算、土壤田间持水量和径
流计算等几个方面进行了修正,并利用甘肃黄上高原12个站点的资料,建立了适用于本区的旱度模式,以期为木区的干旱研究提供一种有效的工具。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7. 半干旱雨养农田典型晴天感热、潜热的阶段差异
王润元, 杨兴国, 把多辉, 王 胜
J4    2004, 22 (4): 26-28.  
摘要1108)      PDF(pc) (47KB)(1421)    收藏

利用野外试验观测资料,就西北地区东部半干旱雨养农田典型晴天感热、潜热在作物不同生长时段的变化特征进行初步的探讨。结果表明:在作物不同生长阶段,我国西北地区东部半干旱雨养农田典型晴天的感热、潜热日变化特点基本相似,均表现为单峰型变化特征。从春季到夏季,感热的阶段变化表现为增加的趋势,而潜热的阶段变化与晴天前期的降水变化基本一致,呈波动趋势。在农田的地气能量交换中,植被的影响为主导因素时,主要表现为潜热交换方式,太阳辐射的影响为主导因素时主要表现为感热交换方式。农田典型晴天波恩比的阶段变化与晴天前期降水量的阶段变化有
较好的反对应关系。降水的季节变化基本决定了农田水分的季节变化。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8. 30周年话而立,改革创新三春秋
张 强, 李耀辉, 杨兴国, 张存杰
J4    2004, 22 (4): 2-5.  
摘要689)      PDF(pc) (31KB)(1179)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9. 甘肃中部旱作农田地表能量收支特征分析
杨启国, 杨兴国, 张旭东
J4    2004, 22 (2): 38-44.  
摘要1353)      PDF(pc) (332KB)(2081)    收藏

利用在甘肃中部旱作农田多年积累的波文比能量平衡及辐射观测资料,分析了平均气候状态及不同天气状况下旱作春小麦农田不同生育期的辐射能量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在晴天状况下的旱作春小麦农田,能量平衡各分量、总辐射、直接辐射、大气透明度系数P2等项中,每个要素在不同生育期的日变化趋势都是相同的,但是在量值上却存在差别,一般都是随着春小麦生育进程的变化而逐渐增大;2)在春小麦各生育期内,晴天波文比的日变化趋势相同。波文比值夜间大于白天,白天上午又相对大于下午,一日中波文比的最小值出现在下午3~4时左右。从整个生育期来说,波文比随生育进程的变化而逐渐增大,但是潜热交换一直居于主导地位,而感热输送只是处于从属地位,白天波文比总是<1;3)晴阴天不同天气状况下,农田地表获得的能量在量值上存在差别,阴天时总辐射、净辐射的日总量值一般为晴天时的30%~40%,可利用能量的分配规律在不同天气状况下不同,晴阴天潜热与感热的变幅约在15%。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0. 利用MODIS资料估算西北雨养农业区地表净辐射
张杰, 杨兴国, 杨启国, 马胜萍
J4    2004, 22 (2): 32-37.  
摘要1268)      PDF(pc) (262KB)(1992)    收藏

应用定西地区的气象资料和4次EOS-MODIS卫星资料,对典型的西北半干旱雨养农业区的基本地表特征参数进行反演,并在此基础上对地表净辐射量进行估算,进而分析了它的季节变化。结果表面,应用卫星数据估算的净辐射结果与实际观测值基本接近,相对误差在16%以内,基本反映了当地的实际情况;雨养农业区净辐射的季节变化表现为冬季最小,其次是秋季,夏春两季最大,并且四季相差比较大;净辐射四季变化也呈现出不均匀的分布特性,频率分布范围较宽。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1. 甘肃省河西地区环境蠕变的若干事实
杨兴国, 张存杰, 叶谦, 孙国武, 赵建华
J4    2004, 22 (1): 65-68.  
摘要1264)      PDF(pc) (226KB)(2088)    收藏

揭示了甘肃省河西地区环境蠕变的若干事实,指出人类活动引起的环境恶化和气候异常已严重影响到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需要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2. 国家级专业气象科技创新体系建立的思考与实践
张强, 杨兴国
J4    2003, 21 (4): 82-88.  
摘要1096)      PDF(pc) (157KB)(2425)    收藏

分析了中国气象局专业气象研究所的定位、现状以及所而临的机遇和挑战;并从一个长期从事科学实践者的视角和专业气象研究所的具体特点.探索性地提出了创建我国一流国家级专业气象科技创新体系的一些重要问题;并结介中国气象局兰州干旱气象研究所的实际.阐述了该所在创建干旱气象科技创新体系过程中的实践经验。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3.   大气化学研究进展一臭氧、气溶胶研究综述
马鹏里, 张强, 杨兴国, 王润元
J4    2003, 21 (4): 66-70.  
摘要1325)      PDF(pc) (218KB)(2683)    收藏

大气化学是大气科学的一门新兴分支学科,早在100多年以前就已开始研究,但是真正发展则以1929年对大气臭氧的观测和对平流层臭氧光化学的理论研究为契机。现阶段大气化学的研究许多事实和现象还不清楚,尤其是关于一些大气微量成分的源、汇和时空分布,它们的迁移、输送和全球循环等问题都需要进行更加深入广泛的观测和研究。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4. 陆面过程观测试验研究进展
杨兴国, 牛生杰, 郑有飞
J4    2003, 21 (3): 83-89.  
摘要1522)      PDF(pc) (158KB)(2014)    收藏

概述了国内外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实施的FIFE,LBA , HEIFE ,IMGRSS, TIPEX及GAME- Tibet等具有代表性的陆面过程试验的科学目的和所取得的主要科研成果。提出了陆面过程试验存在的局限性及在今后应该加强的方面。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